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
近来大雨如注,白雾如幕。三至四级的西南风,将雨水打进开窗的地上。这一场雨大约下了两个小时,一以贯之地利索收场。然后,红日,蓝天,白云,从头露脸。
晚上5点多,一道闪电,紧接一声炸雷,又一场中雨,跟着北边的乌云向南压过来。雨滴依着转向的冬风,飘进北边的门窗。
这是10月1日,在27层楼上,在南北通透的三米宽过道,我趁雨势稍缓,时不时临窗而立,沐浴着这赤道边岛国的风雨。
一天一两场雨,差不多是最近几天的标配。窗外,锦织般的绿化带树冠如云,一片片留白的空位、校园草坪依然绿草如茵。雨水洗过,更无一点秋色。
雨停之后,那小区广场,绿荫小道,中峇鲁公园,对因防疫而长期的宅族,有一种无形的呼喊。充分的雨水润泽的大地,迷漫着水分子的新鲜空气,自带凉意的和风,想起来都动听肺腑。
但是,我故意没有下楼。更多的时分,我是站立在通道北边的窗前。往天,我总是想,前方那高高的吊塔方向不远处,就应该是马来西亚吧。今日,我的思绪,没有理由不飞得更远。
由于,今日是我此生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国庆。
东湖绿道湖心岛氦气球草坪营地举办“祝愿祖国
这个日子,许多海外中华儿女在日出的时分,会想起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的动听情境。清晨日出时的我也相同。但随后,我脑海里闪现更多的是武汉三镇的国旗红。
算起来,我在武汉过了3 3个国庆,但国旗红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景色,似乎是近些年的事。
是现在的江城人审美水平提升了,仍是跟着国家的繁荣昌盛,这座城市也完成了富丽回身的原因?或许都是。
2020年,英豪武汉作为抗疫主战场,不只凝聚了全国抗疫的才智和力气,并且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力气和我国形象。国旗,在武汉人心中有了最鲜活的见识;在武汉人眼中分外艳丽。
超越10万面五星红旗,与俊美秋色交相辉映,与广阔江湖交相辉映,与如画景区交相辉映,与新老地标交相辉映,与贩子焰火交相辉映,与市民笑脸交相辉映。
这是多么了解的现象,但是我本年只能作悠远的怀想,只能经过网络隔空共享——这红红火火的大武汉。
但是,红红火火之际,微信也传来欢喜佳节里的一种隐忧,不是零散的疫情,却是继今夏稀有的酷热和持续干旱之后,国庆前夕,武汉又发干旱橙色预警:10月1日,37度;10月2日,37度;10月3日,39度。一路改写武汉10月高温极值。
一早,接到一汉阳亲属打来视频电话,对方说:一早空调要停一下,但现已热得不可,就出门在邻近菜地里透透气。但两个多月没有正派八两地下场雨,地里的作物也干得不可。
武汉长江水位持续下降,汉口江岸沙洲现已延伸到江心,堤角水厂取水船只能停靠在江心沙洲挖沙取水。不知这音讯是否精确,但市民们现已在网上彼此提示:
洗手、洗澡打香皂时请封闭水龙头;暖壶里的热水凉了不要倒掉,能够用来洗东西;衣服会集用手洗,洗完的水用来抹家具、拖地;女同胞们洗头发的时刻要拉长一些……
“北部重度气候干旱,南部特重气候干旱。”热,再三持续;旱,何时完毕;水,日益严重;电,会限到市民正常日子吗?
一个“热”,一个“旱”,附加了本年武汉国庆“红红火火”之“火”异样的含义。节日的笑脸,背面不无近忧远虑。
当俄罗斯的北溪1、2号海底管道被炸,很多人为欧洲本年冬天将怎样度过而忧虑时,我在想,这南海的风,南海的雨,还有南海的水,要是有个什么管道通往我国武汉,武汉的热、武汉的旱,不早就化解了?
“尽挹西江,细斟斗极,万象为来宾。”想起南宋闻名词人张孝祥名篇《过洞庭》中的这一名句。最初,他把长江水当酒,把斗极星座当杯,请客大地万物为来宾,多么大气。他可曾想到,滚滚长江真有水贵如酒的今日。不过,身居海外的我想到,不仿借用词人的“斗极杯”,将南海的雨、南海的水,转移到酷热的武汉;不仿将南边的白云织成巨大帆船,把南洋一带的冬风和南风 (南洋的南风也很凉快)带到江城。
网闻反映海外撤侨影片《万里归途》正在国内领衔电影票房,在国人感触国家安全感和归宿感,发生稠密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时,也有很多海外游子跟我相同,以各自的心思与方法眷恋着祖国的强盛,家园的安全,亲人的冷暖。
走笔至此,现已是10月3日晚上11点30分,武汉朋友传来音讯,“窗外现已起风了”,并告之当地天气预报:10月4日起,气温陡降,有小到中雨。一股实力特殊的冷空气将莅临江城。
江城苦热苦旱久矣。一颗悬在海外的心,略感豁然。一夜入寒秋,有喜也有忧……
【来历:九派新闻】
荔枝新闻2025-04-17文/李宜桐(作者李宜桐,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,法令学者;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、荔枝网独家约稿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产生在山西大同的“订亲强奸案”,在继续的网络激辩中,迎来了法槌...